×

Loading...

3月3日,中国和苏联都对对方发出抗议照会;同一天,1万多中国民众在北京的苏联使馆附近示威;3月7日,10万苏联民众游行示威,并袭击了莫斯科的中国驻苏使馆,砸碎玻璃,投掷墨水瓶。

作为第三方的观察和分析,剑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》认为,3月2日的枪战可能是双方巡逻队的偶然相遇而爆发的枪战,苏方坚持是中国设下埋伏,“以掩盖他们(苏军)失败的事实”;同时,“苏联人滔滔不绝地描述细节和义愤填膺的程度”使人生疑,因而,这多半是“一次精心策划的行动”。对于3月15日的冲突,中方指出,3月15日凌晨,苏军大批坦克攻击了中方的巡逻部队;按照剑桥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》的看法,这也像是苏军设伏诱使中国军队来进攻。参考资料:从 2 月 6 日 至 25 日,苏联边防部队连续五次围攻和毒打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,为了防止事态扩大,中国边防部队暂时停止了巡逻。为此苏联报刊大肆宣扬,说中国退出了达曼斯基岛,这证明达曼斯基岛是苏联的领土,而且公开扬言如果中国边防部队再敢上珍宝岛巡罗,就使用火力解决的办法。根据上级的指示,边防部队召开会议,研究巡逻问题。 半夜时分,侦察分队在夜幕的掩护下,无声无息地向珍室岛开进。空旷的原始森林里寂寞无声,月光透过挺拔的树梢泻到林间,在雪地上留下了一团团晃动的亮影,密林中一切都变得灰蒙蒙的,从远处传来一阵阵低沉的狗叫声 …… 陈绍光在前面带路,这一带的地形,侦察兵们都已经很熟悉 ” 了,所以走得很快,一路上没有人说话,只听到卡卡地踏雪声和呼哧呼哧地喘气声。马科长和曹副参谋长主在队伍的后面,通讯员小马跑过来报告: “ 尖刀班已经作好登岛准备。 ”“ 先停一下,再检查一下武器装备。 ” 马科长命令道。侦察分队在岛边停了下来,这次执行任务,每个侦察兵除了武器之外,还带了一小包饼干,一两散装的老白干,一包止咳药片。 “ 把止咳药吃了,喝一小口白酒,暖和一下,准备上岛。 ” 通讯员把指挥组的命令传了下去。尽管气温是零下 30 度,但大家心里都热呼呼的,不少同志没有喝酒,只是吃了止咳药片。一切准备好了,侦察分队悄悄进入了珍宝岛的西端。侦察兵进入了潜伏地点之后,挖了雪坑,上面挡上白褥单,每人又做了几个雪球,发现有人睡觉,便用雪球砸。大约到了 3 月 2 日 早上六点多钟,从苏联下米海洛夫卡方向驶来了一辆军用吉普车, 一直开到了靠近中国珍主岛的南端,吱地一声停住了。马科长小声地说道: “ 不要动,无论出什么情况,都不准暴露目标。 ” 从车上下来两个苏联军官,其中一个像是杨辛中校,几个人站在车边上没有动,朝着珍宝岛指手划脚说了起来,边说好像还边商量着什么,过了一会几个人又争论起来,声音越 来越高。马科长向曹副参谋长递了一个眼色,两人心里都一阵阵紧张起来。这时正在争论的两名苏联军官,突然朝珍宝岛走了过来,走得很急,一边走,一边用手比划着。 “ 妈的,今天要坏菜了,搞不好全完了。 ” 马科长心里一个劲地打鼓。两个苏联军官越走越近,侦察兵们都往指挥组这边张望,也有些沉不住气了,马科长轻轻地摆手示意要沉着,千万不能乱动。远处一名苏联军官扯着嗓子喊了一声,这两名军官应了一声,停住了脚步,又说了几句话,便转身往回走去,回到岛边,上了小车,小车一加油门,开走了。这时马科长才感觉到出了一身的冷汗。 “ 他们今天想搞什么名堂? ” 曹副参谋长问马科长。 “ 我看他们也是有一定的准备,是想长期霸占咱们珍室岛吧,不管怎么说,要有充分的准备。 ” 曹副参谋长点了点头,不吭声了。这时金参谋看了看表说: “ 时间差不多了。 ” 正说着,只见孙玉国和周登国带着巡逻队上岛了。孙王国带着第一小组走在前面,排长武永高和周登国帝第二小组走在后面。对面传来了一阵轰鸣声,从苏联境内下米海洛夫卡和库列比亚克依内两个边防站,开出来两辆装甲车,一辆军用卡车和一辆指挥车。车速很快,向珍宝岛急驶而来。卡车上苏军士兵头戴钢盔,荷枪实弹,他们抢先赶到了珍宝岛的东测,挡住了中国边防巡逻分队的去路。苏联士兵从车上跳下来 70 人,手里全都平端着枪,没有一个拿大棒子的,而且一下车就摆开了战斗队形。孙玉国一看心里便明白了八九分,他提醒大家: “ 要注意,敌人今天有准备,来势汹汹,很可能要挑起事端,要作好自卫还击的准备。 ” 这时一股苏联边防军绕到中国边防部队的左侧,另一小队也在快速向右侧运动,他们的意图很明显,想从三面包围中国边防部队。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逞,孙玉国一边向苏联边防部队发出警告,一边命令中国边防部队,向岛西撤去。中国边防部队一再忍让后退,苏联边防部队却紧追不舍,约有二十多人,持枪紧逼过来,这时中国边防部队已经退到了岛边,再也无路可退了。孙玉国看到苏联边防部队的士兵,一齐端起了冲锋枪,他知道敌人可能要开枪了,指挥手高喊一声: “ 提高警惕,保卫祖国! ” 这是发出的准备还击的暗号。中国边防部队刚刚散开,苏联边防部队首先开枪了,哒 …… 哒 …… 一排子弹飞了过来,随着枪声,中国边防部队 6 名战士倒下了 …… 孙玉国临危不惧,再次向苏联边防部队,提出严重警告。苏联边防部队不顾中国边防部队的警告,又一次向中国边防部队开枪射击。马科长一看如果再不还击,孙玉国带的小队,怕是一个人也回不来了,便果断地发出了还击的命令,参谋金泰龙用手枪朝天鸣枪发出了还击的信号。立刻,侦察分队和巡逻分队同时开火了,两边的枪声响成一团。正在这时,只听岛的另一侧,中国边防部队第二小组巡逻的方向,响起了一阵密集的枪声。 “ 那边也打起来了,没准又是他们先开的枪。 ” 马科长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。 “ 要是他们先开枪,咱们的人就吃大亏了。 ” 曹副参谋长憋着一口气。马宪则横下了一条心,咬了咬牙说: “ 先别管那边了,这边无论如何不能再吃亏了。 ”“ 对,眼前的敌人,让他们有来无回。 ”“ 给他包饺子 ,一个也甭想回去。 ” 金泰龙话音未落,副连长王连容带头冲了上去,几个战士紧跟在他后面,他冲过一片小树林时,敌人发现了他们,机枪吼叫着向他们扫射过来,王庆容又向前冲了几步,只觉眼前一黑,跌倒了,他用力一挺身子,又站了起来,冲了两步又跌倒了,他趴在地上,吃力地对战士们说: “ 同志们,人在珍宝岛在,一定要坚持到最后胜利! ” 这时,冰面上传来了隆隆的啊声,一辆苏军装甲车,发疯一般从岛的东面驶了过来,哒哒 …… 装甲车上的机枪发出一阵阵吼叫,几分钟之后便驶上了中国一侧北面的江汊,装甲车边开边打,一直驶到了中国边防部队的身后。 “ 火箭筒,快打火箭筒! ” 马科长喊了起来。因为,当时侦察连没有装备火箭筒,火箭筒手是从步兵分队调来的,看着装甲车上来了,举起火箭筒就打,一连打了两发也没有击中,主要是提前量掌握不准,装甲车开得又很快,不是打到了前面,就是落到了后面 …… 马科长趴到火箭筒手身边,这时苏军的装甲车又冲过来了,火箭筒手跟着装甲车瞄来瞄去,一扣扳机,火箭弹飞了出去,火箭筒后面喷出的火,把马科长的棉裤烧了个大窟窿 …… 尽管几发火箭弹都没有击中苏军装甲车,但是装甲车里的苏军,看到了中国边防部队的火箭筒手冲了上来,而且越来越近,便胆战心惊起来,掉头朝回跑去。一看苏军装甲车吓跑了,中国边防部队抓住战机马上反击。陈绍光很快带着尖刀班冲到了敌人的后面,他们趴在一道上坎下,做好了射击的准备,一股被打散了的苏联士兵退了下来,一个个低着头只顾一个劲地往回跑,冷不防撞到了中国边防部队的枪口上了。陈绍光一声令下,一排子弹飞了过去,苏联士兵倒了好几个,活着的趴在地上再也不敢动了。这时从陈绍光的身后传来一阵机枪的吼叫声,一排子弹从他的头顶飞了过去,他回头一看,在几百米远的树林后面,有几只苏军闪光的钢盔在动,一团团火舌就是从那儿喷出来的,看来敌人是想把我们包在中间,他一挥手,带着几个战士向敌人冲去,敌人的子弹飕飕地飞了过来 …… 如疾雨一般。 “ 副连长,你身上冒烟了! ” 战士小李叫了起来。陈绍光摘下帽子一看,帽子上打了两个洞,烧得黑乎乎的,他用雪一搓,朝头上一戴,又向前冲去。离敌人只有一百多米远了,敌人的两廷机枪交叉火力,封锁了前进的道路,陈绍光冲到一棵大树后面,刚要射击,忽然身子一歪跌倒了,他低头一看,胸部和左臂都负了伤,鲜血直流,战士小李冲了上来要给他包扎,他推开小李,一只手端起冲锋枪向敌人的机枪打出了一梭子子弹,敌人的机枪不响了。小李兴奋地叫了起来: “ 副连长,敌人的机枪哑吧了! ” 他没有听到副连长的回答,回头一看,副连长躺在雪地上,他的腰部又受了重伤, 他吃力地挥了一下手,意思是不要管我,消灭敌人要紧,小李把陈绍光扶到一棵小树下面, 让他半躺在树杆旁, 为他包扎起来,战士们都围了过来,陈绍光吃力地解开身上的子弹袋,对他身边的战士小李说: “ 拿去,打 …… 打敌人 ……” 在他说话的时候,血顺着伤口渗了出来,染红了他身下的雪地。【转】
Report

Replies,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:

  • 枫下茶话 / 和平之路 / weibo:近几天,俄罗斯全国各地,如火如荼的开展了纪念“珍宝岛”(俄方称-达曼斯基岛)冲突55周年活动。 +4
    • 转:双方都动用了正规军,尤其是苏方甚至动用了火力强大的“冰雹”式火箭装置。在3月15日的战斗中,中国军队伤亡大约800人,而苏军士兵伤亡60人(有数字说,中方损失在1500人到3000人之间)。苏方称,是中国人发起了进攻,被苏军守军击退。
    • 3月3日,中国和苏联都对对方发出抗议照会;同一天,1万多中国民众在北京的苏联使馆附近示威;3月7日,10万苏联民众游行示威,并袭击了莫斯科的中国驻苏使馆,砸碎玻璃,投掷墨水瓶。 +1
      作为第三方的观察和分析,剑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》认为,3月2日的枪战可能是双方巡逻队的偶然相遇而爆发的枪战,苏方坚持是中国设下埋伏,“以掩盖他们(苏军)失败的事实”;同时,“苏联人滔滔不绝地描述细节和义愤填膺的程度”使人生疑,因而,这多半是“一次精心策划的行动”。对于3月15日的冲突,中方指出,3月15日凌晨,苏军大批坦克攻击了中方的巡逻部队;按照剑桥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》的看法,这也像是苏军设伏诱使中国军队来进攻。参考资料:从 2 月 6 日 至 25 日,苏联边防部队连续五次围攻和毒打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,为了防止事态扩大,中国边防部队暂时停止了巡逻。为此苏联报刊大肆宣扬,说中国退出了达曼斯基岛,这证明达曼斯基岛是苏联的领土,而且公开扬言如果中国边防部队再敢上珍宝岛巡罗,就使用火力解决的办法。根据上级的指示,边防部队召开会议,研究巡逻问题。 半夜时分,侦察分队在夜幕的掩护下,无声无息地向珍室岛开进。空旷的原始森林里寂寞无声,月光透过挺拔的树梢泻到林间,在雪地上留下了一团团晃动的亮影,密林中一切都变得灰蒙蒙的,从远处传来一阵阵低沉的狗叫声 …… 陈绍光在前面带路,这一带的地形,侦察兵们都已经很熟悉 ” 了,所以走得很快,一路上没有人说话,只听到卡卡地踏雪声和呼哧呼哧地喘气声。马科长和曹副参谋长主在队伍的后面,通讯员小马跑过来报告: “ 尖刀班已经作好登岛准备。 ”“ 先停一下,再检查一下武器装备。 ” 马科长命令道。侦察分队在岛边停了下来,这次执行任务,每个侦察兵除了武器之外,还带了一小包饼干,一两散装的老白干,一包止咳药片。 “ 把止咳药吃了,喝一小口白酒,暖和一下,准备上岛。 ” 通讯员把指挥组的命令传了下去。尽管气温是零下 30 度,但大家心里都热呼呼的,不少同志没有喝酒,只是吃了止咳药片。一切准备好了,侦察分队悄悄进入了珍宝岛的西端。侦察兵进入了潜伏地点之后,挖了雪坑,上面挡上白褥单,每人又做了几个雪球,发现有人睡觉,便用雪球砸。大约到了 3 月 2 日 早上六点多钟,从苏联下米海洛夫卡方向驶来了一辆军用吉普车, 一直开到了靠近中国珍主岛的南端,吱地一声停住了。马科长小声地说道: “ 不要动,无论出什么情况,都不准暴露目标。 ” 从车上下来两个苏联军官,其中一个像是杨辛中校,几个人站在车边上没有动,朝着珍宝岛指手划脚说了起来,边说好像还边商量着什么,过了一会几个人又争论起来,声音越 来越高。马科长向曹副参谋长递了一个眼色,两人心里都一阵阵紧张起来。这时正在争论的两名苏联军官,突然朝珍宝岛走了过来,走得很急,一边走,一边用手比划着。 “ 妈的,今天要坏菜了,搞不好全完了。 ” 马科长心里一个劲地打鼓。两个苏联军官越走越近,侦察兵们都往指挥组这边张望,也有些沉不住气了,马科长轻轻地摆手示意要沉着,千万不能乱动。远处一名苏联军官扯着嗓子喊了一声,这两名军官应了一声,停住了脚步,又说了几句话,便转身往回走去,回到岛边,上了小车,小车一加油门,开走了。这时马科长才感觉到出了一身的冷汗。 “ 他们今天想搞什么名堂? ” 曹副参谋长问马科长。 “ 我看他们也是有一定的准备,是想长期霸占咱们珍室岛吧,不管怎么说,要有充分的准备。 ” 曹副参谋长点了点头,不吭声了。这时金参谋看了看表说: “ 时间差不多了。 ” 正说着,只见孙玉国和周登国带着巡逻队上岛了。孙王国带着第一小组走在前面,排长武永高和周登国帝第二小组走在后面。对面传来了一阵轰鸣声,从苏联境内下米海洛夫卡和库列比亚克依内两个边防站,开出来两辆装甲车,一辆军用卡车和一辆指挥车。车速很快,向珍宝岛急驶而来。卡车上苏军士兵头戴钢盔,荷枪实弹,他们抢先赶到了珍宝岛的东测,挡住了中国边防巡逻分队的去路。苏联士兵从车上跳下来 70 人,手里全都平端着枪,没有一个拿大棒子的,而且一下车就摆开了战斗队形。孙玉国一看心里便明白了八九分,他提醒大家: “ 要注意,敌人今天有准备,来势汹汹,很可能要挑起事端,要作好自卫还击的准备。 ” 这时一股苏联边防军绕到中国边防部队的左侧,另一小队也在快速向右侧运动,他们的意图很明显,想从三面包围中国边防部队。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逞,孙玉国一边向苏联边防部队发出警告,一边命令中国边防部队,向岛西撤去。中国边防部队一再忍让后退,苏联边防部队却紧追不舍,约有二十多人,持枪紧逼过来,这时中国边防部队已经退到了岛边,再也无路可退了。孙玉国看到苏联边防部队的士兵,一齐端起了冲锋枪,他知道敌人可能要开枪了,指挥手高喊一声: “ 提高警惕,保卫祖国! ” 这是发出的准备还击的暗号。中国边防部队刚刚散开,苏联边防部队首先开枪了,哒 …… 哒 …… 一排子弹飞了过来,随着枪声,中国边防部队 6 名战士倒下了 …… 孙玉国临危不惧,再次向苏联边防部队,提出严重警告。苏联边防部队不顾中国边防部队的警告,又一次向中国边防部队开枪射击。马科长一看如果再不还击,孙玉国带的小队,怕是一个人也回不来了,便果断地发出了还击的命令,参谋金泰龙用手枪朝天鸣枪发出了还击的信号。立刻,侦察分队和巡逻分队同时开火了,两边的枪声响成一团。正在这时,只听岛的另一侧,中国边防部队第二小组巡逻的方向,响起了一阵密集的枪声。 “ 那边也打起来了,没准又是他们先开的枪。 ” 马科长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。 “ 要是他们先开枪,咱们的人就吃大亏了。 ” 曹副参谋长憋着一口气。马宪则横下了一条心,咬了咬牙说: “ 先别管那边了,这边无论如何不能再吃亏了。 ”“ 对,眼前的敌人,让他们有来无回。 ”“ 给他包饺子 ,一个也甭想回去。 ” 金泰龙话音未落,副连长王连容带头冲了上去,几个战士紧跟在他后面,他冲过一片小树林时,敌人发现了他们,机枪吼叫着向他们扫射过来,王庆容又向前冲了几步,只觉眼前一黑,跌倒了,他用力一挺身子,又站了起来,冲了两步又跌倒了,他趴在地上,吃力地对战士们说: “ 同志们,人在珍宝岛在,一定要坚持到最后胜利! ” 这时,冰面上传来了隆隆的啊声,一辆苏军装甲车,发疯一般从岛的东面驶了过来,哒哒 …… 装甲车上的机枪发出一阵阵吼叫,几分钟之后便驶上了中国一侧北面的江汊,装甲车边开边打,一直驶到了中国边防部队的身后。 “ 火箭筒,快打火箭筒! ” 马科长喊了起来。因为,当时侦察连没有装备火箭筒,火箭筒手是从步兵分队调来的,看着装甲车上来了,举起火箭筒就打,一连打了两发也没有击中,主要是提前量掌握不准,装甲车开得又很快,不是打到了前面,就是落到了后面 …… 马科长趴到火箭筒手身边,这时苏军的装甲车又冲过来了,火箭筒手跟着装甲车瞄来瞄去,一扣扳机,火箭弹飞了出去,火箭筒后面喷出的火,把马科长的棉裤烧了个大窟窿 …… 尽管几发火箭弹都没有击中苏军装甲车,但是装甲车里的苏军,看到了中国边防部队的火箭筒手冲了上来,而且越来越近,便胆战心惊起来,掉头朝回跑去。一看苏军装甲车吓跑了,中国边防部队抓住战机马上反击。陈绍光很快带着尖刀班冲到了敌人的后面,他们趴在一道上坎下,做好了射击的准备,一股被打散了的苏联士兵退了下来,一个个低着头只顾一个劲地往回跑,冷不防撞到了中国边防部队的枪口上了。陈绍光一声令下,一排子弹飞了过去,苏联士兵倒了好几个,活着的趴在地上再也不敢动了。这时从陈绍光的身后传来一阵机枪的吼叫声,一排子弹从他的头顶飞了过去,他回头一看,在几百米远的树林后面,有几只苏军闪光的钢盔在动,一团团火舌就是从那儿喷出来的,看来敌人是想把我们包在中间,他一挥手,带着几个战士向敌人冲去,敌人的子弹飕飕地飞了过来 …… 如疾雨一般。 “ 副连长,你身上冒烟了! ” 战士小李叫了起来。陈绍光摘下帽子一看,帽子上打了两个洞,烧得黑乎乎的,他用雪一搓,朝头上一戴,又向前冲去。离敌人只有一百多米远了,敌人的两廷机枪交叉火力,封锁了前进的道路,陈绍光冲到一棵大树后面,刚要射击,忽然身子一歪跌倒了,他低头一看,胸部和左臂都负了伤,鲜血直流,战士小李冲了上来要给他包扎,他推开小李,一只手端起冲锋枪向敌人的机枪打出了一梭子子弹,敌人的机枪不响了。小李兴奋地叫了起来: “ 副连长,敌人的机枪哑吧了! ” 他没有听到副连长的回答,回头一看,副连长躺在雪地上,他的腰部又受了重伤, 他吃力地挥了一下手,意思是不要管我,消灭敌人要紧,小李把陈绍光扶到一棵小树下面, 让他半躺在树杆旁, 为他包扎起来,战士们都围了过来,陈绍光吃力地解开身上的子弹袋,对他身边的战士小李说: “ 拿去,打 …… 打敌人 ……” 在他说话的时候,血顺着伤口渗了出来,染红了他身下的雪地。【转】
    • 苏联要对中国实施核打击,美国 “只要苏联敢对中国核武器,苏联城市将受到美国核武器打击。” +1
    • 共产党国家之间狗咬狗的事好多啊 +3
      • 现在是一边排队排卵无上限,那边高调纪念搞活动乳滑,小粉红屁都不敢放。 +8
    • 现在大家都知道哪呢都需要组织筹备,台湾人纪念918有多大规模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