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Loading...

企管文化与认可欲求

2023年3月30日的Fortune有篇文章,”Today’s management-speak has a lot in common with 1930s Soviet propaganda–and it’s making people miserable”。

文章从以前苏联时代的一名煤矿工人说起,他叫Alexei Stakhanov,中文翻译应该是阿列克谢-斯塔汉诺夫。他在1935年八月的一个shift,北方话叫倒班,没说多少小时,总之挖了102吨煤,而按照当时的管理计划,平均每人每班只需要采7吨即可。斯塔汉诺夫超额了1440%!后来这种超级努力工作,超级产出的精神在苏联推广,各行各业出现了斯塔汉诺夫式的人。这种努力工作,挖掘潜能的精神,形成的社会政治趋势,被命名为斯塔汉诺夫主义。

苏联过去了,现代企业管理文化,使用的语言,和苏联时代的斯塔汉诺夫主义宣传如出一辙,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。企管文化把工作说成是发现你自己,发掘潜能的地方。每个人都要争取挖他个100吨,每个资源要开发potential,比如你努力挖了14吨,那么,挑战一下28吨吧?文章说这种管理文化对打工人精神健康有不好影响,总觉得自己不够好,担心被别人比下去。这种没完没了追求各种最大化的语言非常流行,通过会议,工作,媒体,一天天的洗脑,也变成了打工人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。这种话语赋予了企业道德制高点,给你设定的挖煤指标不断增加是为了你好,这样你才能发现自己是谁,才能找着自己的潜在的价值。从个人发展角度,谁不想知道自己是谁,不想让自己隐藏的能力爆发啊?打工人无法拒绝这样的逻辑。

文章举例,2013年,一名在大财务企业工作的实行生,新时代的斯塔汉诺夫主义式工作者,连续工作三天三夜后被发现死亡。在2010年,对10年间百名大企业研究表明,工作使人变成新时代的斯塔汉诺夫主义式工作者。如果不能展示超凡,天资或创意,就意味失败。生活成了不停地拼搏挣扎,同事都是无法信赖的竞争对手,个人价值只剩下工作表现。performance appraisal,用科技手段全方位评估挖煤人。新时代的斯塔汉诺夫被培养出来。斯塔汉诺夫在1977年中风去世于乌克兰的顿巴斯。为了纪念他,当地一个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。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斯塔汉诺夫主义,这种价值观,也延续下来。但事实是人是有限度的,工作中我们本来是谁又变成什么样,是我们每天实实在在的生活。我们不可能一直高速运转,这种有毒有害的生活方式,最终破坏我们真正的潜能,创造力和才能。

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培养好的品质,学习发展,积极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并且获得精神和物质双重回报。企业管理以资本利益为最终目的,对打工人利益也不会没有考虑。但当企管大谈激情、潜能、或革新时,作为打工人,需要保持清醒。

《被讨厌的勇气》的对话中提到人的认可欲求,拼命追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。这种认可欲求,这种倾向性,也是企管文化培养新时代的斯塔汉诺夫主义者借助的杠杆。因此,理解课题分离、培养勇气,是非常有帮助的

参考原文:https://fortune.com/2023/03/30/corporate-workplace-culture-soviet-union-1930s-increased-production-performance/amp/

Sign in and Reply
Modify
Report

Replies,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:

  • 枫下拾英 / 心情随笔 / 企管文化与认可欲求 +2
    • 《被讨厌的勇气》的作者是阿德勒粉,“课题分离”是阿德勒的论点,即在人际关系中将自己和他人的课题分离,只解决自己的课题,同时尊重他人的课题。他人/老板咋对你那是他的课题,你无决定权。而自己的课题也是他人无法决定的,只能靠自己… +1